星期四, 2月 19, 2009

趙氏孤兒

因為不喜歡汪阿姐,所以「認戇居好想喊」的報章標題才會令人爆笑。當然「好想喊」的原因是令人心酸的。

最近在持續收聽網上中華五千年,現時進度為春秋時代,並在趙氏孤兒一段停了下來。多謝維基百科,得悉這是第一齣傳往歐洲的中國戲劇。看到八和的消息,突然想在網上找找趙氏孤兒的粵劇片段,可惜真的難找,youtube上也只有一小段「捨子存孤」的。從胡忠圖書館借來了一片VCD,回家一看才知是無線十年前播放過的《東周列國春秋篇》。劇中加插了一段屠岸賈收趙武為義子,還有趙武賜劍予屠自刎,不知是否此版本獨有?

有一陣子我的文化使命突然旺盛的時候,也會想用心看完一齣粵語殘片、聽梁醒波等等,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。改天去新光看個早場吧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對讀。
釣魚郎&莫嫁釣魚郎


二打六字
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p2G23hvjlw


Apple Daily
E07 | 名采論壇 | 常言道 | By 林夕 2009-02-15

「莫嫁釣魚郎」

李兆基先生在他出錢創辦的「兆基創意書院」演講過的內容,其中三個給學子的「貼士」,到現在不用上網都記得牢牢的。因為都是套語。

最深刻的是「莫嫁釣魚郎」。這是老人家看得多婚姻失敗個案得來的實際實惠的體會。釣魚郎當然只是個比方,引申下去就是有情雖則飲水可以飽,飽了也有因貧賤而為百事哀,就是這個意思吧。

不過既為創意學院的學生,斷不能就此照單全收,對此教誨,不做高創意反思,也該有各自的思考方向。

香港的釣魚郎與種菜畜牧民,所剩無幾。漁民的經濟能力及社會地位,是否會影響到他們求偶時討價還價的能力?這讓我想起冰島的故事,由漁業起家,本來相安無事,家庭生活水平,當然沒有後來轉型為金融業那麼高;再後來,一場海嘯,連國家都破產了,很多冰島人都懷念起那捕魚時代。可以想像,當冰島未為海嘯淹沒前,丈夫都去了當銀行家投行分析員,為一個價位的上落,緊皺的眉頭該比拖網後收穫的上落所得更深;嫁給金融財俊,得到這樣的家庭生活質素,相比之下,又似乎是釣魚郎更吃香哪。

更何況,一個「釣」字,有脫節及成見之嫌。今時今日,釣魚是玩意,也可以修心;從經濟活動層面說,該是狂拖猛捕。當年有日本人看見加拿大人把捕來的金槍魚把玩一番就丟進大海,這就是個經濟機遇;日本趁加人還未醒覺前,大量廉價購入此魚,製成的Toro,讓漁民都有沾了很多金糠,如果純以謀生能力去量度婚姻對象的資產淨值,把感情生活投資於這行業板塊發行的CDO,利率不俗,嫁得過。但不能看見行業有盛有衰,擇偶不憑心而憑計,還談甚麼創意人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