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氣中瀰漫著石灰的酸味,間中有貓在腳邊穿梭。不遠處的唱機大播七十年代的雷鬼音樂,仍掩不住電鑽、鋸木、拖行重物發出的聲音。手上戴著的膠手套滿是石灰水,稍為舉起手都會弄得滿頭灰。四周零散地擺放著建築材料、各式工具、未組裝的鷹架、墊腳用的啤酒箱、單輪手推車——噢,還有各自就位的一家大小。
這是小孩O和M平常周末的例牌活動。
來自英國城市的父母,為了實行自給自足的生活,橫渡英倫海峽,在法國南部的鄉郊定居下來。家裡法語最流利的,是在當地唸小學的O和M。剛遷來的時候,以低價買下一間少說也有百年歷史、空置了十餘年的老房子,於是身為木匠的父親,就讓大家先擠身於幾架露營車裡,然後利用工餘時間,帶著家人和其他幫手,把老房子一點一滴地翻修起來。
星期六周末一早,快滿九歲的O穿好連身的工作服,抱著名喚摩西的小黑貓,坐在門檻上等待開工。與哥哥M一樣,他過去一月的周末節目,就是為老房子的牆壁加厚隔熱層。他的父母決定盡量使用環保物料,所以一般牆壁上都要敷上厚厚的石灰和大麻(hemp)的混合物,天花板則採用以回收玻璃再造的玻璃纖維和石膏板。全日不停開動的混凝土攪拌機,忙著接收母親源源不絕地倒入的水、石灰、大麻和木碎,並吐出有如灰色麥片粥的混合物。O和M各自爬上疊起來的啤酒箱和鷹架,俐落地把混合物倒進父親事先釘好的木板夾層,再用木棒奮力地戳,令隔熱層更為堅實。父親最近開始在另闢的小工場裡製作傢具,有時也在那裡躲起來抽大麻,O和M戲稱,他都把大麻從家裡的牆壁拔起來抽掉。
可能受到巧手父母的薰陶,O常展現歐美小孩身上少見的無比耐性。臨別前的晚上,O纏著我練習摺紙鶴,用不同大小的紙摺了一遍又一遍。母親茶餘飯後常不自禁地發起牢騷,說常掙扎想要搬回老家,讓O和M接受較人性化的教育,但卻不好找工作。在這裡可以在後園裡種菜和草藥,做自家的羊奶芝士,起碼不會餓死。
混合物凝固後,把木板拆掉,牆壁顯得粗糙不平,盡是一家子手製的痕跡。M的房間剛剛完工,我們忙著把地上的殘餘物料掃走時,M用手緩緩地掃過乾透後呈泥黃色的牆壁,盤算著房間裡的佈置。我問以歐美的標準,這睡房不是略嫌太小嗎,長大後需要更多空間的話怎麼辦。在不遠處整修牆角的母親笑說,他們長大後可能就不住這裡了。還未被分配房間的O在旁不說話,只低頭逗弄著不斷嘗試掙脫的摩西。
附近盡是成片的農田和葡萄園,但鄰人總是滿頭華髮。不知由自己一手一腳建好的家園,會否令O和M願意留下來?
(已刊於中大學生報12月號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